工博会绿色低碳展区
作为工业领域绿色转型的“风向标”,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(CIIF)首次设立“绿色低碳展区”,以“解码上海‘零碳园区建设’方案,共绘产业绿色未来”为主题,打造四大主题展区,集中呈现全球顶尖低碳技术、装备与解决方案。
本次展区以“零碳园区创建”为主线,聚焦上海零碳园区建设的先行经验,通过沙盘模型、实景演示等形式,直观呈现从规划到运营的全流程。其中,临港新片区“零碳湾”将展示全国首个“水、电、油、气、氢”五能一体智慧管控平台,实时动态监测18MW海上风机绿电直供与工商业储能系统的协同调度;莘庄工业区则以“能碳数智化综合管理系统”为核心,展现区内企业从“绿色工厂”到“零碳工厂”的升级路径。上海交大智慧能源学院的“数字孪生能源系统”更是亮点——通过透明化模型与AI算法,让观众沉浸式理解氢能、SOEC(固体氧化物电解池)等前沿技术如何赋能园区能源优化。参展单位涵盖中电建江西电建、老港生态环保基地等标杆主体,为全国园区提供“上海样板”。
在“能源结构转型”展区,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、25MW级海上风电机组(电气风电)等设备实物集中亮相;绿氢、绿醇、绿氨、可持续航空燃料(SAF)四类新型燃料全产业链方案同步展出——中核光电的钙钛矿光伏组件、沃振能源的无叶片风机为绿氢制备提供技术支撑,申能集团10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、远景科技赤峰百万吨级绿氨项目则展现规模化应用成果。此外,CCUS全链条技术首次集中呈现,长兴岛热电厂10万吨级燃机碳捕集装置、中远海运重工船载碳捕集系统等“上海智造”,破解工业与航运领域“难减排”痛点。
“节能降碳与资源循环”展区,汇聚一批“硬核”技术装备。宝武环科展示年处置6300万吨工业固废的资源循环方案,将钢渣、粉煤灰转化为高值化原料;昊姆节能的“10度电低温余热浓缩技术”可减少80%运行成本,显著降低工业料液浓缩碳排放;云图智慧的液冷技术更实现PUE低至1.049,为AI训练等高热场景提供绿色算力支撑。美的楼宇科技、宝钢节能等企业则带来楼宇智慧生态、余热回收等一体化解决方案,覆盖建筑、工业多场景节能需求。
在工业服务业展区,易碳数科的“积木碳云”平台为零碳园区提供数字化方案,碳索能源的“能碳智能体”助力企业机房能效提升至6.2、年减排超百万吨;上海联通的“智算能碳数字孪生平台”已在浦江区域实现15%节能成效。此外,木马设计的绿色工业设计、英大碳资产的碳管理服务,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,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“软支撑”。
本次绿色低碳展区不仅是技术与装备的“展示窗口”,更是供需对接的“催化剂”。对政策制定者,可现场研判上海零碳园区建设逻辑,为区域政策优化提供参考;对园区与企业,能精准对接中电建、上海电气、远景科技等技术供应商配资炒股配资优秀,获取定制化零碳解决方案;对投资者,可挖掘新型储能、CCUS、绿色燃料等万亿级赛道机遇;对普通观众,通过能源系统漫游、储能设备互动体验等形式,直观感受绿色工业的未来图景。
证配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